文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文苑 >

“科学救国”情结:九三学社初期的重要文化特质

来源: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 作者:张 慧 发布日期:2017-11-24 16:45 点击量:
【字体:
  我们在探析和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时候,会发现“科学救国”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和突兀,具有爱国思想的一代知识分子在反思中国沦入衰败贫弱的根本原因的时候,对一向视为正统的封建儒学思想产生深刻怀疑甚至无情批判,许多人选择“科学救国”作为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有效途径。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鲜明地高擎起“科学”和“民主”旗帜,促成“科学救国”思潮的进一步深化,激励着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走向海外,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图将来报效祖国,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这其中就有许多后来成为九三学社领袖和成员的仁人志士。他们在西方的土地上发愤学习、刻苦钻研,学成后又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为民族和人民效力。九三学社从酝酿到成立,聚集了一大批受到“科学救国”思想熏染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的“科学救国”理念深刻影响了九三学社文脉的形成,构成了九三学社初期的重要文化特质。
  一、树立远大抱负,立志科学救国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各种思想文化跌宕起伏,“科学救国”思想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潮。科学救国思想是爱国知识分子受西方科学的影响,提出的用西方科学拯救中国的理念,以期通过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种理念,必然深刻地影响到了九三学社前辈们的思想,在他们的血脉中得到了很深的渗透。
  九三学社前辈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正处中国社会风云激荡的变革时期,他们大多经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和影响,民主和科学思想渗入到他们年轻的血液,在面临国家亡的危难时刻,怀揣科学救国的理想和抱负,远渡重洋,寻求科学和真理。
  许德珩,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他自小受民主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他积极投身火热的五四运动,成为“民主与科学”旗帜下的著名学生领袖。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里昂大学毕业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
  周培源,我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他以科学拯救祖国危亡为志向,1924年赴美留学,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及最高荣誉奖。1928年至1929年,先后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和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从事量子力学研究。1936年至1937年,再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
  吴阶平,我国当代著名医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现代肿瘤内分泌治疗奠基人赫金斯教授,从事泌尿外科医学研究。
  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立下卓越功勋的科学家中,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都是九三学社成员,他们都有过留学海外的经历。王淦昌1930年进入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47年9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作访问学者。邓稼先1948年10月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赵九章193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陈芳允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程开甲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二、慨然以身许国,奉献祖国科学事业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九三学社老一辈科学家从来没有把外国作为自己的归宿,始终怀有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他们在学成后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义无返顾的回到祖国,为民族和人民效力。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传播科学知识、培育科技人才,坚韧不拔地在中华大地上播种科学的种子,苦苦追寻着他们心中的“中国梦”。
  拳拳赤子心,耿耿报国情。祖国情怀始终萦绕在这些科学家的心中。1927年,许德珩受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放弃安逸生活回国,投身民主科学救国潮流。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周恩来的启发下创立九三学社,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各样斗争中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富强,作出了卓越贡献。1947年,周培源拒绝了美国移民局给予的全家永久居留权的邀请,丝毫不留恋美国的优厚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也不相信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的种种不实宣传,报效中华之心极为坚定,带领全家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吴阶平留学期间深受师赫金斯教授器重,千方百计地要把吴阶平留在美国,许诺下诱人的优厚待遇。吴阶平不为所动,连行李都没带,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回到了祖国。
  报效祖国科学事业的信念在后来为“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祖国的命运回到人民的手中,他们更是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王淦昌,1949年1月回到祖国。1961年,奉调到核武器研究所担任领导工作,正式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负责“两弹”物理实验、总体设计和理论计算,在海拔3000多米高的青海高原,昼夜奋战,接连攻破原子弹、氢弹科学技术难关。1964年,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成为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
  邓稼先,1948年10月回国。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赵九章,1938年回国。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同年10月,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他对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
  陈芳允,解放前夕回国。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1965年,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不仅圆满完成我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为我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程开甲,1950年回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我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
  建国初期,九三学社150余位院士(学部委员)中大多数是从欧美国家学成归国,成为各专业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专家。他们把个人的事业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能够将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作为一生最大的追求,以自己毕生精力追寻自己梦寐以求的报国梦。
  三、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
  九三学社先辈们经历了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认识上的转变。起初,包括九三学社先辈在内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面对衰败贫弱的中国社会现实,将国家民族振兴的希望寄托于科学一途,以为学习到西方的科学技术,以为“师夷之长技”就能达到“以制夷”的目的。因而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的知识界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奏响了中华民族追求科技进步和民主政治的时代强音。他们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在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铁蹄下,这只能是一个空想,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报国无门,救国无路。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使中华民族真正走上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代化道路。自此而后,九三学社的科学家们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们的聪敏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途径,也迎来了科学和教育的春天。中国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历程充分说明,没有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科学救国”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科学家才能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一展抱负,科学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九三学社前辈浓厚的“科学救国”情结构成了九三学社初期的重要文脉。实践证明在没有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的前提下,“科学救国”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但是这个文脉的基本精神即九三学社的科学精神却一直传承了下来。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是九三学社先辈们的人生追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追求卓越是他们的伟大情怀;爱国、民主、科学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优良传统。从桥梁之父茅以升到当代毕升王选,从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王淦昌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琨、谢家麟、师昌绪……九三学社的历史表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九三学社广大成员努力奋斗的目标。惟因如此,追求科学的精神才能在九三学社70多年的历史中积淀成为凝聚广大成员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纽带。 
  九三学社的历史,是一部高扬科学旗帜的历史。1946年5月的《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明确昭示:“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在新的九三学社章程中明确指出:“本社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的发展赋予民主与科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也给九三学社赋予了新的任务和使命。改革开放新时期,九三学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积极发挥科技人才比较集中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崇尚高尚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培育科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做出了新的突出贡献。
  今天,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这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九三学社也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传承爱国、科学文脉,努力学习,大胆创新,奋发图强,充当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尖兵,在世界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努力创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九三学社文脉与传承